骨盆测量方法(骨盆测量方法有几种)
本文目录一览:
骨盆外测量与骨盆内测量
1、)耻骨弓角度: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两拇指间角度,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0。小于800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2)骨盆内测量:经阴道测量骨盆内径能较准确地测知骨盆大小,适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
2、内测量对估计骨盆型态及尺度,较外测量更为重要而有价值,需测量: ①中段前后径: 以食、中两指置 *** 内,检查尾骨活动度及骶尾关节位置后,上移食指即可触及第4~5骶椎关节部的横行突起,以此为测量的后据点,前据点在耻骨联合下端。间距为15±0.64cm。
3、首先, 孕期骨盆测量有2-3次,分为骨盆内测量和骨盆外测量。 骨盆外测量 一般是孕12周产检时做,主要是为了 了解孕妈的骨盆的大小及形态 ;一些骨盆大的孕妇,遇上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可能直接用肉眼便可做好外测。 骨盆内测, 是决定胎儿能否顺利自然分娩的重要因素, 理论上时在怀孕24~36周测。
4、在首次产检时,医生会使用盆骨出口测量器,准确测量孕妇的出口后矢状径,从而间接了解孕妇的盆骨大小和形态。盆骨内测量盆骨内测量通常在孕晚期进行,以评估分娩过程中胎头的下降情况。按照规定,盆骨内测量应有两次,分别在妊娠晚期28-32周和37-38周进行。
如何测量骨盆大小
(2)骨盆内测量:经阴道测量骨盆内径能较准确地测知骨盆大小,适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测量时,孕妇取仰卧截石位,外阴部需消毒。检查者戴消毒手套并涂以滑润油,动作应轻柔。
孕晚期骨盆测量方法孕晚期骨盆测量是有一定方法的,具体来说孕晚期骨盆测量怎么测呢仰卧测量首先孕妇仰卧于平床上,两腿弯曲并用两手抱膝,使大腿贴近腹壁,使臀部抬高便于检查,检查者戴手套。
⑵测量两侧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⑶查看数据并记录。正常值为25~28cm。2两径线可间接了解骨盆入口横径长度。骶耻外径 ⑴协助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⑵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距离。
骨盆内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骶耻内径(对角径DC):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5~13cm(>15cm)。检查者将一手的食、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尖触到骶岬上缘中点,食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用另手食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中指尖至此点的距离即为对角径。
你好,骨盆的测量是用骨盆测量尺测量的,在产前需要测量骨盆距,看是否能够顺产!您现在怀孕37周,还是可以测量骨盆的,测量:用两手抱膝,使大腿贴近腹壁,俾使臀部抬高便于检查。检查者戴手套,将中、食两指伸直轻缓地插入阴道,沿骶骨前面自下而上寻找骶岬,将指根部稍用力压向会阴。
骨盆外测量的方法及程序
1、测量时期以妊娠24-36周、阴道松软时进行为宜。过早测量常因阴道较紧影响操作;近预产期测量容易引起感染。2)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lOcm。测量方法是一手食、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的距离。也可用中骨盆测量器,以手指引导测量,若放置恰当,所得数值较准确。
2、(1)髂棘间径(IS):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2)髂嵴问径(IC):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3)骶耻外径(EC):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弯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
3、(3)骶耻外径(EC):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距离;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相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正常值为18~20cm。
4、在进行骨盆外测量时,首要目的是为了评估孕妇骨盆的大小和形状,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以下是操作的详细步骤: 髂棘间径 请孕妇仰卧,双腿伸直,检查者会确定两侧髂前上棘的外侧边缘,并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这个径线可以间接反映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5、出口后矢状径加出口横径大于15厘米为正常,耻骨弓角度在80°或以上为正常。骰骨:骰骨曲度应为弧形,几曲度平直或尾骨成鱼钩形均为不正常。影响分娩的因素不止骨盆一项,产力及胎儿也会对分娩产生影响,因此,不单要测量骨盆,还要根据胎儿大小、位置及宫缩力作为分娩顺利与否的最后决定。
6、(2)坐骨棘间径(BD):测量方法是一手食指、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距离。即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3)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的示指置于韧带上移动。
试述骨盆外测量的方法及各主要径线的正常值。
1、正常值为23~26cm。(2)髂嵴问径(IC):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3)骶耻外径(EC):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弯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4)出口横径(TO)。
2、(1)骨盆外测量:虽不能测出骨盆内径。但从外测量的各径线中能对骨盆大小及其形状作出间接判断。由于操作简便,临床至今仍广泛应用,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3、⑵测量两侧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⑶查看数据并记录。正常值为25~28cm。2两径线可间接了解骨盆入口横径长度。骶耻外径 ⑴协助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⑵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距离。
孕晚期骨盆测量方法
1、盆骨外侧量孕12周左右是进行盆骨外侧量的最佳时机。在首次产检时,医生会使用盆骨出口测量器,准确测量孕妇的出口后矢状径,从而间接了解孕妇的盆骨大小和形态。盆骨内测量盆骨内测量通常在孕晚期进行,以评估分娩过程中胎头的下降情况。按照规定,盆骨内测量应有两次,分别在妊娠晚期28-32周和37-38周进行。
2、对角径的测量方法:对角径又称骶耻内径,指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正常应大于15厘米。测置时让孕妇仰卧于平床上,两腿弯曲并 用两手抱膝,使大腿贴近腹壁,俾使臀部抬高便于检查。检查者戴手套,将中、食两指伸直轻缓地插入阴道,沿骶骨前面自下而上寻找骶岬,将指根 部稍用力压向会阴。
3、坐骨棘间径:测量方法是一手食指、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距离。即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的示指置于韧带上移动。
骨盆测量方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骨盆测量方法有几种、骨盆测量方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 育儿宝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c.ximeia.cn/bg/37816.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的示指置于韧带上移动。骨盆测量方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骨盆测量方法有几种、骨盆测量方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