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微生物检测方法(水中微生物的检测注意事项)

非凡 阅读:7 2024-05-31 02:25:14 评论:2

本文目录一览: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1、在比较了中国药典,美国药典中所记载的方法,中国药典中纯化水微生物检查所用到的培养基是 R2A 琼脂培养基,在30-35℃培养大于5天。美国药典中对于纯化水的微生物检测用何种培养基没有做强制性规定,只要求在水系统确认验证及周期性确认验证时,使用适当的方法对水系统中的微生物做出评价即可。

2、滤膜法微生物检测:将适当孔径的滤膜放入滤器,过滤样品,由于滤膜的作用而将微生物保留在膜的表面上。样品中微生物生长抑制剂可在过滤后用无菌水冲洗滤器而除去。然后,将滤膜放在培养基上培养,营养物和代谢物通过滤膜的微孔进行交换,在滤膜表面上培养出的菌落可以计数,并和样品量相关。

3、准备工作:用纯化水浸泡滤膜,浸泡完全后放入滤杯中,包好滤杯,连同量筒、培养基、平皿、取膜器、三角烧瓶等一起121℃灭菌30min。灭菌后的物品一并传入洁净室中,微生物限度过滤器上连好已经灭好的滤杯,用缓冲液先润湿滤膜,抽掉缓冲液,然后倒入供试液(10倍稀释),滤过,再用缓冲液冲洗滤膜。

4、探讨紫外线照射法杀菌结合0.2μm微孔除菌过滤在纯化水微生物控制中的应用。

5、(每1ml相当于1μgNO2))0.2m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0.000002%)。

如何检测水中的细菌?

细菌总数是水质参数之一,指单位体积水中的细菌总量。其检验方法是:在玻璃平皿内,接种一毫升水样或稀释水样于加热液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冷却凝固后在37°C培养24小时,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或乘以水样的稀释倍数即为细菌总数。有的国家把培养温度定为35°C或其他温度,也有把培养时间定为48小时的。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如下:试验采用标准平皿法对水样中细菌作计数,这是一种测定水中好氧的和兼性厌氧的异养细菌密度的方法,由于细菌在水体中能以单独个体、成对、链状,成簇或成团的形式存在,此外没有单独的一种培养基或某一环境条件能满足一个水样中所有细菌的生理要求。

检测方法:发酵法(具体内容课本11页) 检样(测定细菌总数余下的样品) 革兰氏染色过程:(阳性菌显紫色,阴性菌显红色) (1)初染:1min,水洗; (2)碘染:1min,水洗; (3)脱色:30s,水洗; (4)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

纯化水的质量分析

1、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 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 种: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2、一般来说纯化水水质分析主要有化学指标、温度、电阻率及微生物指标。合格标准及分析方法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各企业的标准。全部取样点每次取样均需做微生物测试;每个使用点每个验证周期测一次化学指标,全部验证共测3 次化学指标。

3、不是。根据查询中国药典在线官网显示,中国药典2020版对纯化水的质量标准参见如下,形状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硝酸盐≤0.000006%,重金属≤0.00001%,总有机碳≤0.5mg/L,因此纯化水重金属限度不是百万分之一十。

4、纯水 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O,具有一定结构的液体,虽然它没有刚性,但它比气态水分子的排列有规则得多。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

5、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NO3)]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 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6%)。

6、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自来水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是什么样的

1、平板计数法:采用常规涂布平板法,37℃24h后计数。培养基为营养琼指和伊红美兰琼脂。多管发酵法:采用五管法,培养剂为液体EC培养基。细菌总数:采用AODC法, 具体操作按徐怀恕方法进行。

2、自来水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是:每周进行水样微生物检测时,先打开水龙头放水2~3分钟——出水口用75%酒精喷洒——防水5分钟以上——用灭菌容器取样(灭菌前加入0.1ml的2%的硫代硫酸钠)。

3、让样品保持低温(冰袋或恒温箱),并于2小时之内尽快送样到微生物检测部门。注意事项 全程手不要接触水龙头和水。送样时要防止无菌袋被刺破。

消毒内镜清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要求是

消毒内镜洗脱液染菌量要求菌落数为细菌总数小于等于每件20cfu。根据查询有关的公开信息显示,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与内镜诊疗操作相关时,应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

内镜清洗消毒纯化水合格标准为()A细菌总数≤20cfu/100ml B细菌总数≤10cfu/100ml(正确答案)C细菌总数≤100cfu/100ml D无菌检测合格。

每次监测时尽量选择不同型号、不同种类的内镜,每条内镜至少监测1次每年,治疗内镜建议每月监测一次。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25%的比例抽检。内镜数量≤5条,应每次全部监测;内镜数量>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5条。

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

清)洗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终末漂洗水应选用纯化水,细菌菌落总数≤10cfu/100ml,电导率≤15μS/cm(25℃),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口径应≤0.2μm,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大肠菌群。硬式内镜器械如采用化学消毒剂灭菌的,灭菌后应使用无菌水冲洗。

bod5检测方法

bod5检测方法:标准稀释法:标准稀释法是一种常用的BOD5测试方法,其原理是将水样进行稀释,然后在20℃的条件下培养5天,测量培养前后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从而计算出BOD5值。具体步骤如下:采集适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适当的浓度。将稀释后的水样分成若干组,每组放入一个玻璃瓶中。

BOD5的测定方法有四种:标准稀释法、生物传感器法、活性污泥曝气降解法和测压法。其中,标准稀释法是最经典的方法,测定20±1℃下培养五天前后溶液中的溶氧量的差值,求出来的BOD值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生物传感器法可算出水样的生化需氧量,通常用BOD5标准样品对比。

检测方法:稀释与接种法(HJ 505-2009)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5815--1983,本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稀释与接种法作为测定水中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方法,这是一种经验性的常规方法。

碘量法测定BOD5 实验原理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是基于溶解氧的氧化性能。当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KI溶液时,立即生成 Mn(OH)2沉淀。Mn(OH)2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在加入硫酸酸化后,已化合的溶解氧(以锰酸锰的形式存在)将KI氧化并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

将预先选好量程并按量程范围量好体积的水样倒入培养瓶中,在主机搅拌器上连续搅拌。并将主机和培养瓶放入培养箱中。调节培养箱内温度为20C±1°,待样品恒温后进行五日培养。培养瓶中的水样在连续搅拌的情况下保证了足够的溶解氧供微生物进行生化反应。

.2测定方法的选择(1)直接培养法:此法适用于BOD5值不超过7mg/L的水样。(2)稀释培养法:一般水样BOD5在10mg/L以上采用此法。(3)测定瞬时需氧量。对于含有硫化物、亚硫酸盐、亚铁等还原性无机物的水样,有时需要测定瞬时需氧量(1DOD)。一般情况可省去此步骤。

关于水中微生物检测方法和水中微生物的检测注意事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 育儿宝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c.ximeia.cn/bg/29304.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 小弟 发表于 8个月前 回复

    的内镜,每条内镜至少监测1次每年,治疗内镜建议每月监测一次。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25%的比例抽检。内镜数量≤5条,应每次全部监测;内镜数量>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5条。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

  • 阿呆 发表于 8个月前 回复

    相当于1μgNO2))0.2m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0.000002%)。如何检测水中的细菌?细菌总数是水质参数之一,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